从大学生的自述看家庭影响 去年我参加了一位心理学院同学心理咨询的作业,那次咨询到了后半部分,重点也与父母有关。再加上老师的分析,更感受到了家庭对一个人的重要性。其实与母亲的争吵并非存在了一天两天,我想,以老师专业的角度看,对我可能会有所帮助。 我青春期恰逢妈妈更年期,我们总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吵个不停,但我和爸爸的关系却挺好。尽管他说教我也会反驳,但我们俩从未吵得不可开交。过了青春期,更加懂事,和妈妈吵架少了许多,但仍无法避免。有时候,在与妈妈吵过架后,会想:怎么我在家里又没控制好自己的脾气?我妈妈是一个比较强势的人,管了几十年家里各类事,家务基本上也是她包揽。其次,她有些固执,按照自己的方式做,觉得别人也要按照她的方法。有时候,我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,尽管可能结果不会那么完美。我觉得,年轻人总要犯一些错才能成长。父母给我的回应是:为什么明明按他们说的做就不会犯错,还要偏偏按你自己的想法那样做?对于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,错误的成本可能不会很低,最后还要父母来承担,所以我其实挺能理解他们的说法,但有时候真的做不到。由于与妈妈的争执长期存在,所以导致我有时候会为了反对而反对,哪怕她说的是对的,但如果我按照她的做了,就感觉很不舒服。为了改善这种情况,在有些情况下我也会逼自己做妈妈让我做的事。 我们的行为,都受自己所形成的观点的影响,出于自己内心深处的期待。而我和妈妈的争吵,也是出于各自在生活中形成的观点不同。其实观点不同不一定要吵架,可以相互包容,但我们却用一种伤害的方式作为观点冲突的出口,实在是有些笨。尽管血浓于水,但亲情不能这样来对待。有时候在吵架过后,出于愤怒,我会告诉自己,不要做一个嘴硬,不要做一个控制欲强的人,要勇敢,不要畏首畏尾,大大方方的。也许家庭的影响早已根植,但通过分析自己,也可以做出一些改变。这不仅可能改变自己,也有可能影响自己的下一代。在写下这段话的时候,我发现,有时候我发现的妈妈身上的缺点,恰巧在我身上也有体现,环境对人的影响大的可怕,早些发现也是一种幸运吧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