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案例基本情况介绍: 来访者为一位在读高一的女生,她有一个高中之前关系一直很好的发小,但是上了高中后,她和这位朋友的关系逐渐冷了下来,而且她的学习成绩也没有以前好了。有时候,她还感觉到她的这位朋友一直在有意无意的打击她。当她正在认真备考时,朋友总是时不时的和同学在一旁说“只靠死记硬背在高中已经过时了,也对那种靠死背考出来的几分毫不在乎。”这些话题。这位女生自己觉得这位朋友的这些话语都是故意说给她听的。就这样,她们的关系也渐渐疏远了,最近,她们两个的座位在调整过后更近了,在无形间她更加在乎这位朋友对自己的看法,自己老是感觉在受到朋友的影响,这同时影响到了自己的学习成绩。来访者不知道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。同时,该来访者也有其他方面的问题,比如独自上台讲说时会脸红,紧张到声音颤抖;晚上睡觉晚,白天醒来又总是担心当天的学习效率下降。她总在担心失眠会影响身体。但是越想越无法摆脱这种困扰。
来访者情况分析诊断: 这位女孩属于回避型人格障碍。回避型人格最大的特点就是行为畏缩、心理自卑,在面临困难时基本都是采取回避的态度或无能对付,主要表现特征是:①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评或不赞同而受到伤害;②除了至亲之外,没有好朋友或知心人(或仅有一个);③行为退缩,对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或工作总是尽量回避;④心理自卑,在社交场合总是缄默无语,怕惹人笑话,避不回答问题;⑤敏感羞涩,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;⑥在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规之中的事时,总是夸大潜在的困难、危险或可能的冒险。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人被批评指责后,常常感到自尊心受到伤害而陷入痛苦,很难从痛苦中解脱出来。他们害怕参加社交活动,担心自己的言行不当被人讥讽,过分担心自己的情绪状况,常因此显得焦虑不安。 心理学家认为回避型人格障碍主要由于自卑感引起,具体有以下几个原因:①自我认知不足过于低估自己。每个人总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,如果他人对自己做了较低的评价,特别是较有权威的人的评价,就会影响对自己的认识,从而低估了自己。②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。会因为自我认识不足常常觉得“我不行”,就会抑制自信心,增加紧张,产生心理负担,工作效果必然不佳。③挫折的影响。有的人由于神经的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,轻微的挫折就会给他们以沉重的打击,变得消极悲观而自卑。
治疗与建议: (1)求治者要消除自卑心理,要善于肯定自己,不要因为好友的指责就低估了自己,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,要增强自信心。 (2)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、自我鼓励,相信事在人为。当面临某种情况感到自信心不足时,不妨给自己壮胆:“我一定会成功!” (3)克服人际交往障碍,多给自己创造一些机会在公共场合发言,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,多与周围的人沟通聊天。 (4)多参加一些体育活动,通过体力上的劳动减轻精神压力。 (5)求治者可以尝试改变一下学习方法,以一颗平和的心面对学习。不要跟别人比,只要跟自己以前的学习成绩比,稍有进步就要鼓励自己。 (6)不要过多地把精力集中在好友身上,可以请老师帮助调换一下座位,使自己的精力更加集中在学习上;或者找好友谈一谈,也许一切误会便会消除。 (7)在上台演讲之前要充分地做好准备,多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;多锻炼几次就好了。最后,要使自己的精神适当放松一下,比如去参加一些体育活动,听听音乐,看看杂志,舒缓一下紧张的情绪,放下学习包袱,失眠的症状将会有所缓。 |